中医真的能治疗脑萎缩吗?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先来看看中医是如何认识脑萎缩的。脑萎缩属于中医& # 39;痴呆症& # 39;、'健忘& # 39;、'眩晕& # 39;、'痿证& # 39;、'震颤& # 39;平等范畴  中医认为,病位虽在脑,但与各脏腑功能密切相关,其病理机制属于虚实。  那么如何治疗呢?众所周知,中医治病大多是从患者病情的整体情况出发,注重患者脏腑、视听、问诊、感诊的功能,四诊结合参考,辨证论治,然后使药物更适合患者的病情,从而达到以药除病的目的!
 
 
那么如何辨证论治呢?
 1。如果患者主要表现为头晕耳鸣,神疲乏力,腰膝酸软,头发焦枯,舌淡苔白,脉弱或细。  辨证为肾虚髓海空。治疗应该是滋补肝肾,填精健脑,用左归丸。其药用包括熟地黄、山茱萸、山药、制首乌、龟板、枸杞子、桑椹子、远志、菖蒲和牛膝等。失眠多梦,加枣仁、龙骨、牡蛎。  加减:半身不遂加黄芪、全蝎、地龙。  寒肢加肉桂、附子。  
 
 2。如果患者主要表现为面色苍白、神疲乏力、流涎失眠、四肢麻木、表情呆滞、烦躁不安、气短懒言、舌淡脉缓,那么辨证为气血亏虚、脑不充盈。治疗应该是益气养血,益智健脑。  方八珍汤合补阳还五汤用于药用:人参、白术、茯苓、当归、白芍、山药、黄精、黄芪、龙眼肉、酸枣仁、紫河车、益智仁等。  加减:宫颈扩张加葛根。  女贞子决明子干大便  
 
 3。如果患者主要表现为急躁易怒,失眠多梦,颧骨红咽干,头晕耳鸣,眼睛干涩,皮肤干燥,舌红少苔,脉细数。  辨证为阴虚火旺,脑髓萎缩。治疗宜滋阴降火,补髓健脑。药方是白质地黄汤和生铁罗隐。其药用是黄柏、知母、生地、牡丹皮、玄参、女贞子、枸杞子、龙骨、牡蛎、生铁罗隐。  加减:震颤加龟板龟壳。  杜仲。膝酸者加山茱萸,晦暗者加菖蒲、远志。  
 
 4。如果患者的主要症状是头重头晕、胸闷气短、神疲乏力嗜睡、四肢麻木或沉重、舌淡苔白腻、脉滑,则辨证为痰浊阻脑。治疗应以祛痰化浊,开窍醒脑为主。  加减温胆汤、菖蒲玉瑾汤用于药用:半夏、陈皮、茯苓、竹茹、枳壳、远志、郁金、石菖蒲、胆南星等。  加减:舌质紫暗者加丹参、川芎。  少吃山楂和鸡内金。  腹胀加莱菔子  
 
 5。如果患者的主要症状是口唇黑,四肢麻木,健忘,口渴多饮,语言颠倒,或久病反复加重,舌质紫暗或有瘀点,苔薄白,脉细或涩,则辨证为瘀血阻滞,脑衰,治宜活血化瘀,通络醒脑。  方剂通窍活血汤药用:当归、赤芍、川芎、桃仁、红花、丹参、远志、石菖蒲、鸡血藤、柴胡、牛膝等。  加减:小便失控加益智仁  共济失调加黄精和全蝎  视物模糊加菊花枸杞。  
除了中药,中药还可以配合针灸或艾灸治疗小脑萎缩。常用的针灸或艾灸穴位有百会、四神聪、头尾、神庭、风池、风府、大椎、肾俞、命门、心俞、内关、水沟等!
 
 
 
从上面可以看出,中医确实可以治疗小脑萎缩!因为它可以从患者病情的整体情况出发,关注患者的五脏六腑的功能,感觉和感受,结合四诊,辨证施治,然后使药物更适合患者的病情,以药除病。针灸或艾灸的疗效不言而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