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人体穴位的红外辐射光谱惊人的一致。艾灸产生的谱(频)能被生物组织吸收强,生物效应高。艾灸作用于经络或两者。临床上艾灸主要作用于络脉。
艾灸治疗方法历史悠久,多年来,其治疗范围仍如古籍记载基本没多大变化。虽然艾灸的替代品(灸疗仪)已有不少,但疗效不尽人意。纠其原因,这些可能只简单模仿了艾灸的温度。 对传统艾灸和人体红外辐射光谱的分析比较发现,艾灸与人体穴位区的红外辐射光谱有惊人的一致性;艾灸产生的光谱(频率)能量,生物组织吸收性强、生物效应高。 艾灸是对经络中的经脉、络脉或两者作用。从临床上看,艾灸主要对络脉起作用。 其一、现代研究发现,对血管作用较大,血管主要是由平滑肌组,艾灸对平滑肌有舒张作用。艾灸治疗原则;寒则温之;,可直接提高局部组织的血液循环,可直观的看到局部皮肤毛细血管扩张,加速无菌性炎症的吸收。对颈椎病和各种关节炎有很好疗效。 其二、艾灸多用局部取穴,很少循经取穴。从临床上看,艾灸对平滑肌为主的内脏,子宫、(小)肠道、呼吸道治疗效果较好;对肝、脾实质脏器效果差。艾叶燃烧发出的温度对组织的渗透性强,即热频率的组织亲和力高,可直接增加局部组织的能量代谢作用。我们将以此为切入点,研究探讨艾灸治疗对机体(络脉)产生良好作用的机理。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艾灸在临床疾病中的运用 痛经 痛经为最常见的妇科症状之一,指行经前后或月经期出现下腹部疼痛、坠胀,伴有腰酸或其他不适,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者。痛经分为原发性痛经和继发性两类,原发性痛经指生殖器官无器质性病变的痛经,占痛经90%以上;继发性痛经指由盆腔器质性疾病引起的痛经。中医学称之为;经行腹痛;。主要病机在于邪气内伏,经血亏虚,导致胞宫的气血运行不畅,;不通则痛;;或胞宫失于濡养,;不荣则痛;,因此导致痛经。中医临床上多将其分为五型:气滞血瘀型、寒凝胞中型、湿热下注型、气血虚弱型、肝肾亏虚型。其中除去湿热下注型的痛经以外,艾灸对其余证型的痛经就有良好止痛的疗效。 选穴:关元、中极、三阴交、子宫穴。 配穴:肝肾亏虚加肝俞、肾俞;气血亏虚加足三里、血海;瘀血明显加膈俞、血海;若由于妇科炎症造成的继发性痛经可加照海、筑宾。 方法:隔姜灸或悬灸。悬灸每次选,灸15-20分钟,已灸后穴位局部皮肤潮红为度。隔姜灸每穴艾灸5-7壮,每次选4-5穴。两种方法均每日一次,经前10日开始至月经来潮结束,三次月经周期治疗为一疗程。 温馨提示:痛经的治疗要重视心理调节,消除紧张和顾虑。保证足够的休息和睡眠,规律而适度的锻炼,戒烟。 慢性盆腔炎 女性慢性盆腔炎是指内生殖器(包括子宫、输卵管、宫旁结缔组织及盆腔腹膜)的炎症,既可局限于女性身体的某个部位,也可以涉及整个内生殖器。如果病变仅局限于输卵管及卵巢时,通常称为附件炎。慢性盆腔炎主要表现为下腹坠胀疼痛,腰骰疼痛,有时伴有肛门坠胀不适,常在劳累、性交后,排便时及月经前后加重。另外,还可能伴有尿频、白带增多、月经异常、痛经及不孕等症状。 本病在中医医籍中无相应病名记载,因其主要症状多为反复下腹疼痛,肛门坠胀,腰骶酸痛,白带增多,常在劳累后发作或加剧,故多归属于;腹痛;;热入血室;、;带下;、;瘕积;等病证范畴。其病因病机为经行、产后或刮宫术后,胞脉空虚,或平素体质虚弱,感受湿热、邪毒,入侵客于胞中,蕴积胞脉胞络,气血瘀滞,壅结阻遏不行而化为瘀毒而成;也可因急性盆腔炎失治误治,迁延日久,正气损伤,余邪未尽,瘀结胞中,气机不利,脉络受阻而致。由于湿热、邪毒与气血相互搏结,气血瘀滞,不通则痛,久则内结成癓,故具有缠绵难愈,重伤正气的特点,故临床常见寒热错杂、虚实夹杂之证。
选穴:关元,子宫,三阴交,足三里,归来,肾俞,关元俞 配穴:湿热加阴陵泉、丰隆;瘀血寒湿加地机;邪毒伤阴加太溪、照海、筑宾。 方法:用艾条或配合灸盒做温和灸。每穴每次15-20分钟。每日一次,10日一个疗程,中间间隔2-3天,女性朋友经期停用。 温馨提示:灸法治疗慢性盆腔炎有一定的效果,患者平时不要过于劳累,节制房事,杜绝各种感染途径,保持会阴部清洁、干燥,勤换内裤,不穿紧身、化纤内裤,月经期、人流期禁止房事。注意饮食调护,加强营养。 乳腺增生症 乳腺增生症是指乳腺上皮和纤维组织增生,乳腺组织导管和乳小叶在结构上的退行性病变及进行性结缔组织的生长,其发病原因主要是由于内分泌激素失调。乳腺增生症是女性最常见的乳房疾病,其发病率占乳腺疾病的首位。近些年来该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年龄也越来越低龄化。 本病中医学称之为;乳癖;,其病因主要有两方面:一为肝郁痰凝,二为冲任失调。由于情志不遂,或受到精神刺激,导致肝气郁结,气机阻滞,思虑伤脾,脾失健运,痰浊内生,肝郁痰凝,气血瘀滞,阻于乳络而发;或因冲任失调,上则乳房痰浊凝结而发病,下则经水逆乱而月经失调。 其临床症状为:常同时或相继在两侧乳房内发生大小不一的肿块,其形态不规则,或圆或扁,质韧,分散于整个乳房,或局限在乳房的一处。肿块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与皮肤无粘连,推之移动,腋下淋巴结不肿大。常感乳房胀痛,在月经前3;4天更甚,经后痛减或消失。有时乳头溢出黄绿色、棕色或血性液体。 主穴:乳根,阳陵泉,膺窗,膻中,阿是穴。 配穴:痰气凝结加丰隆、足三里;肝郁气滞加太冲、膈俞。 方法:艾条温和灸,每日一次,10次一个疗程,疗程间隔3-5天。 温馨提示:乳腺增生患者应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调整好生活节奏,保持心情舒畅。坚持体育锻炼,积极参加社交活动,避免和减少精神、心理紧张因素。.积极参加乳腺癌筛查或每年一次乳腺体检。 性冷淡 性冷淡是指性欲缺乏,通俗地讲即对性生活无兴趣,也有说是性欲减退。性冷淡与性快感缺乏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两者可以同时出现,亦可不同时出现,因此,性冷淡又分两种类型:有性感缺乏、性冷淡综合征和无性感缺乏、性冷淡综合征。调查受过良好教育而身体健康的夫妇中,16%的男性和35%的女性有性冷淡症,女性患病比例多于男性。 中医学中并无此病名,但从其发病的特点分析其病因多为先天肾气不足,冲任二脉不盛;肝气郁结,情欲不能疏泄;有因男女交合、阳痿、早泄不合女意,久而久之,女方性欲难易唤起。 中医学辩证分型和表现为:性欲淡漠,厌恶性事。虚症伴阴冷肢凉,小腹虚冷,失眠健忘,腰膝酸软;肝气郁结者伴郁闷不乐,胸肋涨满,月经不调;痰湿邪抑见形体肥胖,食欲缺乏,四肢沉重,白带粘稠。 治疗原则:填补冲任,协调阴阳 主穴:大巨,膻中,乳根,气海,命门 配穴:虚症配肾俞、太溪、脾俞、足三里;肝郁配太冲;痰湿配丰隆。 方法:艾条温和灸,每日一次,10次一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后休息5-7天。 艾灸自己尽量不要自己在家轻易尝试,因为每个人的体质是不同的,有的不能灸而且还是很有危害的。